【爱耳护耳 聆听美好】怀安县幼儿园“爱耳日”科普宣传 3月3日是第24个“全国爱耳日”,怀安县幼儿园在此邀请小朋友和大朋友们一起来看一看、学一学“爱耳护耳”小知识。 爱耳日由来。小朋友们知道为什么要把爱耳日的时间定为3月3日吗?你们瞧,“3”像不像我们的小耳朵呀?两个“3”就是我们的两只小耳朵。 一、耳朵的构造 耳朵的结构分为:外耳、中耳、内耳三部分。 外耳 → 是指能从人体外部看见的耳朵部分,即耳廓和外耳道。 中耳 → 由鼓膜、中耳腔和听骨链组成。 内耳 → 位于颞骨岩部内,包括半规管、前庭和耳蜗。 若是耳朵的任何一部分受损,可能会造成失聪,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耳朵。 二、耳朵的功能 1. 听声音的功能 耳廓。人的耳廓像一个卫星接收器,能接收声波,并将其汇聚到外耳道,然后,再传到鼓膜,引起鼓膜振动,鼓膜的振动可带动与之相连的听小骨。 听小骨。 听小骨的活动又可振动内耳的门户--卵圆窗膜,使内耳中的淋巴液产生振动,从而引起内耳基底膜振动,刺激基底膜上的细胞产生与之对应的电位变化,这种电信号汇聚到听神经中,再通过听神经输送到大脑中的听中枢,直到这时,人才算真正“听”到声音。 2.平衡功能。耳朵是最主要的一个平衡器官,内耳的三根管道叫做半规管,里面有淋巴液、纤毛,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身体的平衡。如果它出现了问题,那我们就会出现平衡功能障碍、眩晕、行走不稳,躺在床上都会有在水中漂浮的感觉。 三、听力下降对儿童生活的影响 1.影响语言学习发育能力。儿童处于一个在外界环境中学习交流的年龄段,如果有听力问题没有及时进行干预,会导致在学习语言的时候比同龄人要弱,同时在没有干预的时候学习语言,会让他们面临语言能力变差,可能会导致说话含糊不清这类情况的发生。 2.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未来发展。听损患儿,对于年龄更大点的青少年,更容易出现自闭、抑郁、敏感的情绪。长期处于这种情绪下,会对身心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。让孩子在同龄人中格格不入,孤独自卑,甚至影响其今后的发展。 四、如何保护我们的耳朵 1. 不塞异物入耳。有些幼儿会将细小物件塞入自己的耳朵中,父母应教育孩子不要乱塞东西入耳,亦不可试图自行替小孩挖出异物,以免引起外耳道炎或鼓膜穿孔。当遇到这些情况时,应保持镇定,立即带幼儿前往医院。 2. 避免耳朵进水。在游泳、洗澡、洗头时,要注意不要让耳朵进水,进水后容易引起耳朵发炎。如果不慎进水,可以用棉签把耳朵的水吸干,使用棉签的时候要注意棉签不要进入耳朵过深,以免伤害到耳蜗,对听力造成伤害。 3.不要挖掏耳朵。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,无须特别清理。每天只要清洗耳廓便可。掏耳朵过频是不好的习惯,如果不小心会伤到耳道甚至耳膜。很多人觉得掏耳朵很舒服,但是要注意频率,而且不能用太尖锐的东西掏耳朵。 4.防揪打。耳朵不能揪也不能打。揪耳朵、打嘴巴都对耳朵有害。 5.避开危险噪音。过大和刺耳的声音都是噪声,它们会损害人的听力。要注意远离噪声,当突然出现噪声时,应该及时用手把耳堵住,并张大嘴巴。 6.不要长时间带耳机。很多人喜欢走路、上班用耳机听音乐,这样时间长了对耳朵很不好。特别是高音量的音频声会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、损伤,从而导致听力下降,甚至发生耳聋。 7.有不适症状及时就医。当耳朵出现痒、痛、耳鸣、耳发闷、头晕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听力下降等症状时,应立即就诊。 耳朵是孩子感受这个世界的途径之一,保护孩子的听力,等于保护孩子的未来,让我们一起努力,给孩子一个健康美好的未来! |